第四届哈工大(威海)第四届“校长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于11月20日-22日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评审组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现场质询问辩、路演答辩,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决定授予一等奖作品9个、二等奖作品21个、三等奖作品25个,具体名单公示见下表。(同一奖项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 组别 | 类别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奖项 |
1 | 机 械 控 制 组 | 科技发明 | 鱿鱼自动掏黄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 | 杨云龙 | 一等奖 |
2 | 科技发明 | 钻孔剪线式排爆机器人 | 王鹏远 | 一等奖 | |
3 | 科技发明 | 基于多模态、多源信息耦合集成的柑橘自主采摘智能机器人 | 阴贺生 | 一等奖 | |
4 | 科技发明 | 细胞星多构型架构拼接 | 薛文林 | 二等奖 | |
5 | 科技发明 | “摇光号”——无人自主智能作战艇 | 洪益源 | 二等奖 | |
6 | 科技发明 | 封闭水域鱼类观赏性投喂和观察机器人 | 林森 | 二等奖 | |
7 | 科技发明 | 一种基于无尾式布局的尾座式短距起降固定翼创新设计与开发 | 徐魁 | 二等奖 | |
8 | 科技发明 |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功能智能小车 | 靳贵哲 | 二等奖 | |
9 | 科技发明 | Heave&Roll解耦悬架设计 | 申梓君 | 二等奖 | |
10 | 科技发明 | 基于太阳能电力驱动的建筑内部冷热空气自然 | 张乙宸 | 二等奖 | |
11 | 科技发明 | “随手一扔,即可分类”——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分类垃圾桶 | 庞国健 | 二等奖 | |
12 | 科技发明 | 一种基于高升阻比翼型的短距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运载平台 | 张释轩 | 三等奖 | |
13 | 科技发明 | 深远海无人协同探测系统 | 岳杨涛 | 三等奖 | |
14 | 科技发明 | 激光清洁智能化系统 | 王俊 | 三等奖 | |
15 | 自然科学 | FSAE赛车单体壳车身性能辅助设计 | 靳宇程 | 三等奖 | |
16 | 科技发明 | 适用于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气压传感器 | 陈悦 | 三等奖 | |
17 | 科技发明 | 巡翊号-网箱巡检水下机器人 | 孙庆涵 | 三等奖 | |
18 | 科技发明 | 基于ArduPilot系统的自动巡航与定点投放的固定翼飞机设计 | 张伟凡 | 三等奖 | |
19 | 科技发明 | 基于yolov2的智能运输系统 | 司传亮 | 三等奖 | |
20 | 科技发明 | 多功智能无人艇—红稗 | 贾志超 | 三等奖 | |
21 | 科技发明 | 逐浪冲锋号自制模型舰 | 鲍丙生 | 三等奖 | |
22 | 科技发明 | 多传感器融合的图书馆机器人导航-机械手部分 | 徐梓航 | 三等奖 | |
23 | 科技发明 | “弄潮儿”船载波浪能发电装置 | 张怡荷 | 三等奖 | |
24 | 科技发明 | 基于simulink的abs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 | 颜翔宇 | 三等奖 | |
25 | 信 息 技 术 和 数 理 组 | 自然科学 | “FAST”主动反射面的形状调节--基于单目标优化模型 | 王鹤霖 | 一等奖 |
26 | 科技发明 | 官骏 | 一等奖 | ||
27 | 科技发明 | 自平衡遥控电单车 | 龚俊豪 | 一等奖 | |
28 | 科技发明 | 面向海洋牧场的水下海产品智能分类识别系统 | 贺晓龙 | 二等奖 | |
29 | 科技发明 | 基于Jetson Nano的人工智能小车 | 侯思远 | 二等奖 | |
30 | 科技发明 | 基于深度学习的颜值打分软件设计与开发 | 鲁麒 | 二等奖 | |
31 | 科技发明 | 智慧物联民宿平台 | 吴昊一 | 二等奖 | |
32 | 科技发明 | 海滩垃圾智能收集检测系统 | 张睿 | 二等奖 | |
33 | 自然科学 | 用拉曼光谱研究GaSe薄片的光氧化动力学 | 全夙凤 | 二等奖 | |
34 | 科技发明 | 邹梦晗 | 三等奖 | ||
35 | 科技发明 | 基于传感器的水面溢油检测系统 | 靳博凯 | 三等奖 | |
36 | 科技发明 |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校园闲置物品买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韩昕洋 | 三等奖 | |
37 | 科技发明 | 基于GPS北斗的组网雷达时序控制器 | 王淙 | 三等奖 | |
38 | 科技发明 | 物业通用服务型机器人,智慧社会的“管家” | 袁泽龙 | 三等奖 | |
39 | 生 命 科 学 和 能 源 化 工 组 | 自然科学 | 碳钢青春保卫战 | 庞博一 | 一等奖 |
40 | 科技发明 | 高端绿色制造装备SAB高效智能连接技术 | 罗云 | 一等奖 | |
41 | 科技发明 | “乘风者”化工车 | 杨佳敏 | 二等奖 | |
42 | 自然科学 | 高能锂离子电池“无钴化”制备 | 李骋 | 二等奖 | |
43 | 科技发明 | “赋能机器”—基于石墨纳米片的高灵敏度柔性应变传感器 | 于阳韬 | 二等奖 | |
44 | 科技发明 | 纳米“糖人”,与硫共舞--“吹”出来的金属硫属化合物@碳泡沫电极 | 庞子墨 | 二等奖 | |
45 | 科技发明 | 新型相变蓄热微元——绿色节能建筑的“暖心管家” | 温伟枫 | 三等奖 | |
46 | 科技发明 | 一种具有仿生类囊体和爬行动物结构的储能单元 | 方纪元 | 三等奖 | |
47 | 自然科学 | 剧毒卡尔藻 PCR-Dot 层析试纸条检测技术的建立 | 董越洋 | 三等奖 | |
48 | 科技发明 | 骨软骨一体化3D打印工艺研究 | 潘巧丽 | 三等奖 | |
49 | 哲 学 和 社 会 科 学 组 | 管理 | 提高物联集群企业集群价值共创力的主要途径及其评价方法 | 张晓雪 | 一等奖 |
50 | 经济 | 制度差距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影响研究——基于不同法系国家的差异性分析 | 王祖敬杨 | 二等奖 | |
51 | 社会学 | 威廉布莱克中译诸家风格特点比较研究 | 王骏扬 | 二等奖 | |
52 | 经济 | 威海市中小企业新型融资模式研究 | 董思涵 | 二等奖 | |
53 | 社会学 | 我校共享单车运行状况调查 | 张凯迪 | 三等奖 | |
54 | 社会学 | 鹤舞辽东-盘锦市特色旅游景区规划思路和模式探究 | 李艺欣 | 三等奖 | |
55 | 哲学 | 探究社会发展对于当代中西田园诗歌发展产生的影响 | 李函聪 | 三等奖 |
“校长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
2021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