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团委、社会工作部、文明办、公安局、民政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务)局、文化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委、残联,各大企业、高等学校团委,省直机关团工委,省国资委团委,志愿服务组织: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全省青年志愿者事业高质量发展,动员引领广大青年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挺膺担当,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委社会工作部、山东省文明办、山东省公安厅、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水利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决定共同举办第六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以下简称“赛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会主题
青春志愿行奋进新征程
二、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委社会工作部、山东省文明办、山东省公安厅、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水利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承办单位:山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共青团青岛市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团委
赛会组委会:赛会设立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由主、承办单位负责同志,优秀青年志愿者组织代表、相关领域专家、爱心企业家代表等组成,负责赛会筹备运行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组委会秘书处设在山东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负责赛会日常协调指导、监督管理、技术支持、招商推介、会务组织等工作。
三、赛会内容和有关安排
本届赛会主体内容为第六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以下简称“项目大赛”)、第三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以下简称“公益创业赛”)和志愿服务集中交流活动等。
2025年,举办第三届公益创业赛和集中交流活动。时间安排为:4月30日前,各赛会单位推报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参加公益创业赛;5月,进行资格审核及省赛初评;7月上旬,开展公益创业赛省赛终评及2025年志愿服务交流会集中活动。
2026年,举办第六届项目大赛和集中交流活动。时间安排为:1月至4月,各赛会单位举办本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4月30日前,各赛会单位评选出优秀项目,推报至省级赛会组委会参加全省项目大赛;7月上旬,开展2026年志愿服务交流会集中活动,包括项目大赛路演终评、优秀项目展示交流和其他集中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坚持政治引领,服务中心大局。要坚持对青年志愿者的思想政治引领,加强赛会顶层设计、主题设定,充分体现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要求,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引领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在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为老服务、关爱少年儿童、阳光助残、环境保护、文明实践、卫生健康、应急救援、社区治理与邻里守望、节水护水、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法律服务与禁毒教育等重点领域,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挺膺担当、贡献力量。
(二)坚持基层导向,做好项目推广。要更好发挥支持基层作用,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围绕人民群众所想所急所需,聚焦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探索基层志愿服务的新模式。充分发挥赛会组织交流加油站作用,通过志愿服务训练营、专题交流、志愿观摩等方式,加强对基层优秀项目和组织的支持和凝聚。加强基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经验的总结和推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推介交流、拉长培育链条等方式,汇聚更多政策、资源助力优秀项目和组织长远发展,千方百计赋能和服务基层。
(三)坚持创新发展,提升专业水平。要围绕青年志愿服务队伍、项目、平台等建设,创新赛会组织方式,用好大数据资源和新媒体平台,不断提升赛会科学化专业化水平。要持续完善评审办法和监督机制,扩大赛会公众参与度,强化全过程透明公开,提升赛会权威性和公正性。要坚持市赛必办原则,组织开展好市内和系统内各级各类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交流活动,严格把关,科学决策,确保申报项目质量。要加强对入围项目的数据分析,深入研究志愿服务项目新特征、新趋势,为推动志愿者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四)坚持文化引领,传播志愿理念。各地团委要发挥好牵头作用,主动与各部门加强沟通协作,推动党政有关部门、高校、企业、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促进各种资源融合发展。要持续提升赛会文化引领风向标效能,创新宣传展示方式,通过主题设计、志愿文化传承、志愿服务话剧展演等弘扬和传播志愿精神,在广大青年中唱响志愿者之歌,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校区推报流程
3.10校区发布大赛通知
3.10-3.31各学院(书院)转发通知,动员报名
3.31-4.6各学院(书院)报送项目
4.6-4.20组织校区评选
联系人:崔肖月
联系电话:0631-5687319
电子邮箱:zhiyuanfuwu2021@126.com
共青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委员会
2025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