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全体同学:
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社会工作部《关于举办2025年山东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通知》和市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要求,现将2025年志愿服务项目征集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条件
(一)申报范围:正在实施的志愿服务项目,连续实施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年。服务国家战略、“党群同心”志愿服务、服务新兴领域、服务社会治理、国际志愿服务的志愿服务项目,可放宽时间限制。
(二)申报主体: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学校等参与成立的志愿服务队伍等。申报项目出现两个以上单位重复申报的,以申报时间较早的为准。
(三)申报类别:
1.服务国家战略类:围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开展大治理,服务沿黄群众。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美丽山东、好客山东、健康山东建设等重点任务,实施志愿服务项目。
2.“党群同心”志愿服务类:以党员志愿者为骨干,带动广大群众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理论政策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深化拓展“党群同心”志愿服务项目,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组团式”“菜单式”等方式,开展认领群众“微心愿”等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
3.服务民生类: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居民提供“小而美”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针对“一老一小”、残疾人、生活困难群体、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等重点人群,组织开展的济困解难、扶弱助残、扶老爱幼、支教助学等志愿服务。深化拓展“邻里守望”“夕阳红”“蒲公英”等志愿服务。
4.服务高质量发展类:推动企业志愿服务深入开展,打造有实效、有影响力的企业志愿服务品牌。鼓励行业协会商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实施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志愿服务项目。支持行业领域专家学者、技术骨干参与志愿服务,促进技术进步、产业提质。
5.服务新兴领域类:开展暖“新”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为新就业群体开展关心关爱服务、职业技能提升、劳动权益保障等志愿服务项目。鼓励新就业群体参与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应急处突等方面发挥作用。
6.服务社会治理类:组织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矛盾调解、群防群治、平安建设、法律援助、心理服务等志愿服务,助力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特点,实施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项目积极申报。
7.服务文明实践类:广泛开展理论政策宣讲、价值观培育、文化传承、科学普及、移风易俗、文艺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志愿服务项目。深化拓展“中华文化守护者”等志愿服务。
8.应急志愿服务类: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事件中,开展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项目。组织专业志愿者开展防暴雨洪涝、防溺水、防触电、防火灾、急救等安全技能宣传普及,以及安全巡逻、应急演练等志愿服务项目。
9.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类:以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和大型赛事为依托,努力优化服务措施,营造良好秩序和人文环境,展现志愿服务形象和风采。
10.国际志愿服务类:发挥志愿服务在开展对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志愿服务走出去,开展文化交流、技能培训、扶弱助残、应急救援、医疗救助、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国际志愿服务项目。
另外,国家、省级鼓励、支持的其他志愿服务项目也可报名参赛。
二、主要安排
(一)时间安排
1.遴选申报(7月-8月):开展全市教育系统项目征集。
2.专家评审(9月-10月):组织评审专家根据项目类别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100个入围项目。采取现场路演答辩方式,由评审专家对入围项目进行复评,确定项目获奖等级初步结果。
3.宣传发布(11月-12月):项目评选初步结果经审核后,在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示,公示期为5天公示无异议后发布。宣传获奖项目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奖项设置
大赛以项目竞赛形式,设金奖、银奖、铜奖3个奖项。金奖项目择优入选山东省志愿服务项目库。获奖项目择优入选全省志愿服务宣传典型。
(三)材料报送及注意事项
1.参赛项目填写附件1:2025年山东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申报表,并附活动开展照片、项目佐证资料等,于8月8日16:00前打包发送至zhiyuanfuwu2021@126.com,命名格式为“项目名称-2025年山东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申报表”。同时填写信息收集在线表登记:
【腾讯文档】哈工大(威海)-2025年山东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集体报送统计表
https://docs.qq.com/sheet/DWHpWV0dZanhweERR?tab=BB08J2
2.活动开展照片不少于3张,照片大小不低于2M,不高于8M,格式为JPG或PNG。
3.往届山东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项目不再参加评选。
联系人:张新冉,电话:0631—5687639。
共青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委员会
2025年7月24日